声明: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,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“中国人民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(www.teaismphi.cn)” 。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责原作者自负,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。
编者按: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第三届“我与茶道”征文投稿作品。本文作者是中华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推广者,在北京面向国际友人传播中华习茶礼仪、茶道思想。经作者同意授权在中国人民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的网站、微博、微信公号推送,以飨读者。
吉木
辞旧迎新之时,师兄推荐我读一读人民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李萍老师的《天地融入一茶汤——中华茶道的儒学精神》这本书,师兄的原话是,“这本书需要很久才能吃透,建议你先读读茶的外传这部分吧”,他知道我从事茶教学工作,有些“五洲四海”的学生。
“哲学”,本是颇让人敬畏的字眼,书到手上沉甸甸的,翻开来却很容易读下去,娓娓道来,循序渐进,阐述儒学与茶道融汇交织的表现形态,探寻儒学的根本和与中华茶道的交融关系,带着我在“我知道的典故”和“我未曾考虑过的道理”中来回徜徉,不觉时间飞逝,仿佛天地融入了眼前的一碗茶汤。
体会到与这本书的联结,也想到自己的一段故事,本不足为道。
去年春天,我受茶业相关部门委托,组织一支外国人业余茶艺表演队。
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工作,就花费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。因为在那之前,我对表演性质的茶事相当抵触——茶,可饮、可品、可悟道、可信仰——为什么非要表演给人看?而且有一次有公司请我指导员工的茶艺表演,明确说不用水不用茶,就只表演,教教动作就可以,我劝说再三,那样的表演不可以叫做茶艺。所以我经常组织品茶会和讲座,从不涉及表演。而此次的缘起是无意中向外国学生提起,当时在座的几个人居然一致表示十分期待,说如果自己能够在中国上台表演茶艺的话将是太幸运的事,于是我心一横答应了这个差事,而彼时距离第一次的正式活动,只有两个月了。
两个月,其实意味着七个周末。因为我的十几个队员来自五大洲十几个国家,不是高校的全日制留学生、研究生,就是在京工作的职员、教师,他们只有周末可以集合起来。而且他们的汉语水平,母语各不相同,所以我们决定全程通用英语,就这样在我的工作室开始了为期七周的、一点也不魔鬼的训练。是的,虽然我心里压力不小,这是自己初次接手的项目,而且要登上的是茶界专业人士云集的盛会,可是我们每次的集训,始终充满快乐。
前三周,除了我,没人摸到茶壶。虽然他们都参加过我的品茶活动,却还没有系统的认识,我泡了三十多种茶给大家喝,让他们了解每种茶的形态、香气、滋味,它们属于的茶类、产地、加工方法,它们适合的茶器、水温、冲泡时间,自己的身体对它们不同的感受,并按照他们个人的偏好分成了绿茶、红茶黑茶、乌龙茶三个组。三周之中,我收到很多他们的信息和邮件,咨询周末没搞懂没记住的知识,分享对不同茶的感受。
“老师,盖碗泡普洱茶和紫砂壶泡味道会有什么不同?”
“老师,白茶和绿茶喝起来真的很像。”
意大利人弗莱说“我真太爱红茶了,老师,我最近天天喝红茶,味道特别好喝,而且让我很精神,学习、写论文都很精神,太爱了。”然后她似乎想起了什么,狡黠地补了一句:“但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告诉你我用的什么茶具,never. You ll kill me.(你会宰了我)”
“Tell me! Or I kill you now(你说!不然我现在就宰了你)”
她坏笑着打开手机,搜索淘宝,我一看——铝合金摩卡咖啡壶!
“这只盖碗你拿去!”
三周之后,我设计舞台和流程的同时,队员们的泡茶练习也开始了,每组学习本茶类的泡法,然后轮流泡茶,轮流做客人,每泡茶结束后,本组做总结,找错误和不足。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用,因为有了前三周的基础,南非姑娘艾丽第一次就非常流畅地完成了行茶奉茶的全过程,引来对面几位由衷的掌声;印度小伙儿不知为什么,拿起任何茶器手都会狂抖,边抖边笑,不能自持。大家打趣他说让老师给你来一套塑料茶具,没想到他回击说,老师上周可说了,对待茶具要像对待自己的情人,那我,这是tremble of love“爱的悸动”……
不是我,那是武野绍鸥说的。
对面另一组传来了讨论的声音:“You didn't put the cha’hu upside down on the table.(投茶之后,你的茶壶没有扣在桌子上)”
“Oops,sorry. By the way its chahe not chahu.(对不起,知道了。但是那不是茶壶,是茶荷)”
“Oh cha ho (哦是吗,茶猴啊)”
“CHA HE (茶荷)”……
秘鲁姑娘用盖碗泡红茶,在摇香的时候,她双手把盖碗抬到耳朵附近,用力摇好几下,放回桌上,揭盖闻香……忽然觉得不对劲,自言自语说,坏了,我这不是盖碗摇香,是making Tequila( 调龙舌兰酒)…… 众大笑。她说,老师你再来摇一下给我看好吗?我又演示了一遍,她说,真美!老师我第一次在使馆见你泡茶就也想学茶了,我觉得这能让我变美,最近我男朋友真的说我变美了呢!我以前是打篮球的……
真是跟她们着急不起来,可眼看还有两周就要上台了。
最终我们选定了表现最优秀的来自欧洲、非洲、北美和南美的四位姑娘作为第一次表演的阵容,周末合练照旧,主要是打磨细节,配合音乐等,其他队员配合观摩。
倒数第二周的合练中,工作室的两张茶桌还是坐满了,初夏的天气突如其来地热了起来。俄罗斯姑娘说,能等我两分钟吗,我把邮件给老板发过去。另一位迟到了,对给她开门的热情的同学说,别抱我别抱我,都是汗,我得洗一下脸,老师对不起!
我有点焦躁。
在乌龙茶这组讲了一段,纠正了几个细节,说,你们换一泡茶,从头来一遍吧,就移到了旁边的绿茶组看他们的情况。过了几分钟,我无意中看到乌龙茶这组茶席没有复原,茶也没有换,艾丽居然还在给对面的几位倒茶,就气急败坏地说“你们怎么还没开始练?”
艾丽转过头,我看到的,是她和她对面几个“茶客”灿烂的笑脸。
“刚才你讲的时候只泡了一泡嘛,最好的味道还没出来呢,我们就说再喝两泡再换……“
一瞬间被那笑容震撼了——那分明不是一些都市上班族、应试生在陌生国家打拼的面孔,不是为了追名逐利上新项目临阵磨枪,紧张排练的面孔,也不是“你要登台,我是替补”的面孔,那分明是“这茶真好喝”的面孔,是“认识了很投缘的新朋友”的面孔,是“好喜欢这个周六下午”的面孔,“ 薄帷鉴明月,清风吹我襟”的竹林中阮籍的面孔,“极目可数里,炊烟四起,晚霞灿然”的沧浪亭,“携一毯设亭中,席地环坐,守着烹茶以进“的沈三白的面孔,是“香茶酌罢日云暮”与嵯峨天皇对饮的空海和尚的面孔啊。
连“茶壶”和“茶荷”都还说不好的他们,先学会的是喝茶,爱茶、珍惜茶、以茶为乐事。
茶的初心,我竟一时忘记了。
守真、益俭,学茶一个月他们比我先做到了。
这正是我的队伍,是我想要的队伍。
《天地融入一茶汤》这本书让我最为醍醐灌顶的,是“事茶致知”一章,首先,格物致知是儒学中认识自我与周遭世界的密钥,格茶,是致知达道的最佳选择——这是以往我们读书、品茶、翻山越岭所为之努力的,而反观自身、和以茶识人却是我所欠缺的,认识本我,还要积极“开眼看世界”,与人和事发生碰撞、建立关联、用情思和心智去体察周遭世界,茶,已经以其清高的品性,啜茗叙谈的过程,为人们提供了机缘,只有惜茶、惜缘,才能达到联通内外,以遵法度。
所以,作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的传播者,传播不是单项的,禁锢的,而是双向的,丰富多彩的,茶有大美,自然有人观之向往,茶有大益,自然人民饮之得乐,茶之传播,四海之内皆兄弟。
由此才回忆起上文所述,我组织外国学生们登台表演茶艺,这更多的,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,也获得了领悟和成长,现在我庆幸当时接受了任务 ——
第一次登台前最后的一周,几乎每天都有当天能从工作或课程中挤出些时间的队员,来找我指导他们排练,看得出他们每天在努力练习,我给每人拍下视频,一起讨论和改进,关注和关心着我们的进展的,除了项目有关的工作人员,还有队员们周围的同事同学、朋友甚至他们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们,我经常通过队员们听到来自这几大洲多国家的反馈,更多的是温暖的支持和鼓舞。
其实我一直以“外国人”的标准来要求他们,而他们自己并没有。
第一次登台之前的几分钟四位姑娘各自温习着动作,彼时她们身着美丽的裙衫,各种颜色的手指在空气中拿起乌有之茶器,一次又一次,和之前每次参加茶艺考评见到的中国学员一模一样,也像极了小时候学琴在考试前不停默默空弹。
我们做到了。我们赢得了很多掌声,美丽的图片视频宣传报道,也赢得了登上更大舞台的合同。
然而相比这些,让我更加确定这次活动的意义,是下台之后,我和我的队员们在展会期间,一起品尝了很多种类的茶,一起认识了很多新的茶友,有人认出她们,竖起大拇指,她们见到了茶叶专家,提出她们想知道的问题,她们遇到外行的观众,用蹩脚的英语和汉语聊茶,甚至会纠正人家对茶的“错误认识”。
我们来自不同国家,有不同颜色的眼睛,我是教师、她是演员、他是茶商,她是茶友,是这场表演让大家如此接近,大家来到同一台前,来到一碗茶前。而同时来到这台前,这碗茶前的,除了在场的各位,可能还有屏幕前更多素不相识的人,还有四海之内关注我们的家人和朋友,这才是我们付出的意义。
天地博大、丰富宽广,浑然一体、滋养包容;茶生于天地之间,为天地灵芽,润泽众生。尽心事茶,反观自身,无论是什么国籍、性别、年龄的人,无论是浅尝辄止、津津乐道、孜孜不倦的程度,是品饮、研究、或传播的任何形式与茶交融,都会是信仰的相遇,在茶面前,我们平等,融汇、欣欣向荣。
我明白区区几个月的集中练习,我们做的,是皮毛的皮毛。但是我们会坦然探索适合自己的形式,把茶的乐趣,分享给更多的人。越实践,越明白所知尚浅,越走远,越体会茶路无尽。
记得第二次表演结束我们大家一起吃了晚饭,其实我准备了一套词,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精诚合作不懈努力辛苦付出云云。抬眼一看我这些队员,炒菜吃到浑然忘我的,讨论学位和就业的,没法沟通掏手机查词典的……
最后也没说出口,也许这支五洲四海茶艺表演队,风格总该有些不同。而且知道,这并不是什么结束,也许只是一个开始。所以挥手告别的话只简化成——“下次喝茶。”
“下次喝茶!”
联系电话:010-82504240
联系QQ:
电子邮箱: contact@teaismphi.cn
我的网站: www.teaismphi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