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龙·凯时「Z6」官方网站-人生就是搏!

中国人民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——致力于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——致力于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学科体系建设

中国人民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——致力于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学科体系建设电话

张松辉:北苑贡茶典藉之《茶录》

声明: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,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“中国人民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(www.teaismphi.cn)” 。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责原作者自负,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。

f7234cf472281394754282977d2fcf15.jpg

《茶录》是现存宋代最早的一部茶书。《茶录》一书的形成,为宋代艺术化的茶饮方式点茶奠定了理论基础。也因为蔡襄撰写《茶录》的广为传播,进而将建安民间斗茶时使用的点茶法,推到大宋的朝堂之上,后伴随着北苑贡茶的名声日益光耀而风靡全宋,成为中国茶饮的三大方式之一。

c9645607c848790f1c7dd12d0d371bae.jpg

蔡襄字君谟(1012-1067),谥号忠惠,莆田仙游人,宋仁宗天圣八年(时年18岁)中甲科进士。蔡襄于庆历七年从福州知州转任福建路转运使到建州督造北苑贡茶。庆历八年(1048年)11月因其父身亡,蔡襄卸任回乡守孝。皇祐三年(1051年)以右正言、同修起居注召返京城。“起居注”即记录帝王言行的官职。宋仁宗在朝堂上夸赞蔡襄任福建路转运使时“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”,屡次听仁宗问起建安北苑贡茶的情况及点试的状况。蔡襄退朝后遂将北苑贡茶点茶的程序及器具写成《茶录》一文呈仁宗御览。

至和三年(1056)蔡襄再知福州时,《茶录》手稿被手下掌书记(秘书)偷去。后被怀安县知县樊纪买到及刊印,但错讹较多。至治平元年(1064),蔡襄重新用小楷抄录全书并新撰写了后序,刻石存传。《茶录》是蔡襄的代表性书法作品之一,被北宋宫廷所藏书法作品书目的《宣和书谱》所记载:“襄游戏茗事间,有前后《茶录》,复有《荔枝谱》,世人摹之石,自珍其书,以谓有翔龙舞凤之势,识者不以为过,而复推为本朝第一也。”因北苑贡茶与蔡襄书法的交相辉映,让此书在写成后广为传播。就像他首造小龙小凤茶开了建安北苑贡茶日益精细的先河一样,蔡襄的《茶录》也成为此后众多茶书描摹的范本。

蔡襄《茶录》分为上下两篇。上篇为“论茶”,分为“色”“香”“味”“藏茶”“炙茶”“碾茶”“罗茶”“候汤”“燲盏”“点茶”等十个部分。

cc4c2c2ecbc20f254de0c4cc50f3faac.jpg

“色”   

“色”蔡襄认为茶色应是以白为贵。宋代北苑贡茶多涂上膏油来保护茶饼以免受潮及染上异味,所以茶饼表面多会出现青、黄、紫、黑等多种颜色。识茶也要由表及里,与看人的气色一样。蔡襄认为茶要以“肉理实润”为上。把茶饼碾成末茶后,茶粉多出现青白与黄白两种颜色,建安人认为青白更胜一筹。

“香”

蔡襄认为茶香来自于茶内在的物质香味。宋初做贡茶时常和入龙脑树汁提取的香料来提香,蔡襄则更是赞同建安民间不掺杂香料。他认为“龙脑和膏”会丧失了茶的真香。如果在烹点贡茶时再放入珍果与香草,那就更会把茶的香味压制,这种方法是万万不可用。赵汝砺在《北苑别录》中记载在南宋孝宗朝时北苑贡茶中的精品茶,细色五纲中都不加入龙脑,只有粗色七纲中的部分加入龙脑。

dd5b7ae0932549efe565736ed2274cdb.jpg

“味”

蔡襄认为茶味主要体现在茶的甘甜与顺滑。而甘甜与顺滑与产地息息相关。只有北苑凤凰山及附近的茶园所出的茶味才可称得是上好,就连隔条东溪的河对岸茶园即使注重加工工艺也是不能比拟。蔡襄认为用于点试末茶的水更不能忽视,如果水不甘甜同样会损害茶的滋味。宋代对煮茶的水很是讲究,欧阳修《大明水记》、叶清臣《述煮茶泉品》无不详细记述了水的重要性。

“藏茶”

“藏茶”蔡襄认为茶的存放适宜用蒻竹叶包装,茶害怕与香料及药材入在一块,另外藏茶要在温暖干燥忌湿冷的环境里。宋代收藏茶叶常用蒻竹叶包裹放入茶焙中,每两三天用一次火烘烤,且温度不能高,要控制得像人的体温一般,这样才能抵御寒湿。如果火大了,温度高了,茶饼容易有焦味,不可食用。

386e9329d32a613784d59ad5dc3f9637.jpg

“炙茶”

“炙茶”,蔡襄认为如果是陈年的茶饼则要通过“炙茶”这一工序。茶如果放置时间太长,它的色、香、味都有陈化的迹象,需要通过“炙茶”来去除。“炙茶”时先将茶饼放在洁净的器具中用沸水浸泡,然后把茶表面的膏油刮去,再用茶钤钳住放入小火上烘干。如果是新茶则不需要这一步骤。

“碾茶” 

蔡襄认为主要是要求速度要快。碾茶时先将茶饼用洁净的纸张裹好,后用木椎将茶饼敲碎,而后放入茶碾碾细。快速碾成的茶粉颜色显得更白净,如果是过了一个通宵,茶粉颜色将变得昏暗。

“罗茶” 

蔡襄认为罗出的茶粉细,烹点的茶的沫浡就能浮在茶汤上,如果茶粉粗,就看不到浓厚绵谧的沫浡了。

1b02acad076a92e30fd996badb3cda3c.jpg

 “候汤”

“候汤”即烧水,蔡襄认为烧水的程度把握非常重要,水未烧熟只能点起薄薄的一层沫,而水烧得太熟则沫浡就难以点起。以前人烧水的火候多以能看到“蟹眼”为度,蔡襄认为这样烧得过熟了。何况在汤瓶中烧水是看不见瓶里水开的样子,所以“候汤”最难。

  “燲盏” 

“熁盏”即把盏入在火上烤热。熁字在宋时的音韵作品的解释:《广韵》火气熁上。《集韵》火迫也。熁盏便是烤盏,的目的是为了将茶盏烤热,如果茶盏不热,就点不起厚厚的沫浡。

35502596dbba5e363ed6711de9eff8ae.jpg

   “点茶” 蔡襄认为茶粉的量要适度,“茶少汤多”点出来的茶汤就会像天上的云一样会很快散去。而“汤少茶多”点出来的茶汤又会像粥的表面一样的粘稠而失去灵动的样子。用茶匙将一钱左右的茶粉放入茶盏,先加入开水,将茶膏调得极其均匀。然后陆续注入开水,用茶匙旋环地击拂。当水加到离盏四分的地方就应该停止注水。看到茶沫的颜色鲜白而且没有沫浡咬盏没有水痕为绝佳。建安人斗茶以先出现水痕的为败,而更久而没有出现水痕的为胜。


  
上一篇: 李萍:中华茶道精神与儒家伦理
下一篇: 刘丽薇:从“瓦屋”品“清茶”到“寒斋”吃“苦茶” ——周作人的饮茶观及其现代意义
X

合作交流:李老师

电话:010-82504240

联系我们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友情链接: